在各类工业生产流程、科学研究实验以及日常生活的诸多场景中,溶液酸碱度的准确测量意义非凡。在化工制造里,许多化学反应必须在特定酸碱度条件下进行,才能确保反应顺利推进以及产品达到理想质量。制药领域更是对溶液酸碱度把控极为严格,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稳定性、纯度与活性。而在食品饮料行业,酸碱度影响着产品的口感、保质期和安全性。就连在家庭生活中,养花时对土壤酸碱度的了解,也有助于植物茁壮成长。pH 计,作为专门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值的仪器,凭借其独特的工作原理、多样的类型和广泛的应用,成为了众多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。
pH,其实是拉丁文 “Pondus hydrogenii” 的缩写,意为测量物质中氢离子的活性。氢离子的活性直接决定了水溶液呈现酸性、中性还是碱性。从化学角度来看,即便看似纯净的水,也存在微量的离解:H₂O + H₂O = H₃O⁺ + OH⁻ ,通常我们会将其简化为 H₂O = H⁺ + OH⁻ 。这里,正的氢离子在化学中常被表示为 “H⁺离子”,而水合氢核则称为 “水合氢离子”,负的氢氧根离子就是 “氢氧化物离子”。通过质量作用定律,对于纯水的离解能够用一个平衡常数来描述。由于水只有极少部分会离解,其质量摩尔浓度近乎常数,由此可以求出水的离子积 KW 。在 25℃时,KW = H⁺・OH⁻ = 10⁻⁷・10⁻⁷ = 10⁻¹⁴mol/L ,这表明在 25℃时,一升纯水中存在 10⁻⁷摩尔的 H₃O⁺离子和 10⁻⁷摩尔的 OH⁻离子。在中性溶液里,氢离子 H⁺和氢氧根离子 OH⁻的浓度均为 10⁻⁷mol/L 。要是溶液中氢离子 H⁺过量,溶液便呈酸性,酸就是能让水溶液中氢离子 H⁺游离出来的物质;反之,若 OH⁻离子游离,溶液则显碱性。为了避免使用分子浓度的负幂指数进行复杂运算,1909 年生物学家泽伦森提议用对数来替代,并将其定义为 “pH 值”。从数学层面讲,pH 值就是氢离子浓度常用对数的负值,即 pH = -log (H⁺) 。
pH 计正是基于上述原理来工作的。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原电池,原电池能够将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为电能,电池的电压被称作电动势(EMF)。该电动势由两个半电池构成,其中一个是指示电极,它的电位与特定离子(如 H⁺)的活度紧密相关;另一个是参比半电池,也就是参比电极,它与测量溶液相通且和测量仪表相连。比如,将一根银导线插入含有银离子的盐溶液中,在导线与溶液的界面处,由于金属和盐溶液中银离子活度不同,会发生离子充电过程,进而形成一定电位差,银离子失去电子进入溶液。在没有外电流反充电(即无电流)的情况下,这一过程最终会达到平衡,此时的电压就是半电池电位或电极电位,这种由金属和含该金属离子溶液组成的电极属于第一类电极。测量该电位时,需要与一个电位不受盐溶液成分影响的参比电极相对比,这种参比电极也叫第二电极。常见的第二电极,其金属导线表面覆盖一层该金属的微溶性盐(如 Ag/AgCl),并插入含有该金属盐阴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中,此时半电池电位或电极电位的大小取决于这种阴离子的活度。这两种电极之间的电压遵循能斯特(NERNST)公式 :E = E₀ - 2.3 (RT /nF) log aH⁺ ,其中 E 代表电位,E₀是电极的标准电压,R 是气体常数(8.31439 焦耳 / 摩尔和℃),T 是开氏绝对温度(比如 20℃相当于 (273.15 + 20) = 293.15 开尔文),F 是法拉第常数(96493 库仑 / 当量),n 是被测离子的化合价(银 = 1,氢 = 1),ln (aH⁺) 是氢离子活度 aH⁺的对数。标准氢电极是所有电位测量的基准点,它由一根镀有氯化铂的铂丝,在四周充入固定压力为 1013hpa 氢气构成。把该电极浸入 25℃时 H₃O⁺离子含量为 1mol/L 的溶液中,就形成了电化学中所有电位测量参照的半电池电位或电极电位。不过在实际应用中,氢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操作难度大,所以常使用第二类电极,其中银 / 氯化银电极最为常用,它会对溶解的 AgCl 中氯离子浓度的变化产生反应。该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通过饱和的 KCl 贮池(如 3mol/L KCl)来保持恒定,液体或凝胶形式的电解质溶液通过隔膜与被测溶液连通。在众多 pH 指示电极中,玻璃电极最为常用。它的端部是一个对 pH 敏感的玻璃膜泡,管内填充含饱和 AgCl 的 3mol/L KCl 缓冲溶液,pH 值为 7 。玻璃膜两面因 pH 值不同产生的电位差,通过 Ag/AgCl 传导系统(类似第二电极)导出。
pH 计的类型丰富多样。从测量精度方面划分,有 0.2 级、0.1 级、0.01 级或者精度更高的产品。按照仪器体积大小,可分为笔式(迷你型)、便携式、台式以及用于在线连续监控测量的在线式。依据使用需求,笔式和便携式 pH 计方便检测人员携带至现场作业;实验室用 pH 计测量范围广泛、功能丰富且精度高;工业用 pH 计则强调稳定性好、工作可靠,具备一定测量精度,能适应复杂环境,抗干扰能力强,还拥有模拟量输出、数字通讯、上下限报警和控制等功能。例如在化工生产中,可能会选用工业用 pH 计,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,保障生产稳定;而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精细实验时,更倾向于使用高精度的实验室用 pH 计。
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pH 计展现出诸多显著优势。首先,它能够较为精准地测量溶液酸碱度。在化工生产里,通过实时、精准地测量反应溶液的 pH 值,能确保反应朝着预期方向进行,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。其次,pH 计操作相对简便。经过简单培训,操作人员就能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,无论是在工业现场还是实验室环境,都能轻松完成测量工作。而且,如今不少 pH 计具备数据存储和传输功能,可将测量数据及时保存并传输至其他设备,方便后续分析与处理。比如在环保监测中,工作人员利用具备数据传输功能的 pH 计,将采集到的水样酸碱度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测中心,便于及时掌握水质情况。
pH 计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。在化工行业,各类化学反应对 pH 值要求苛刻,pH 计用于实时监测和调控反应溶液的 pH 值,像酸碱中和反应、酯化反应、聚合反应等过程,都离不开它的精准测量,以此保障反应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达标。制药行业更是对 pH 值控制严格,从药物合成、发酵到提取、纯化等各个环节,pH 计用于监测和调节 pH 值,确保药品的稳定性、纯度和活性,关乎药品质量与安全。食品饮料行业中,pH 值影响着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性。在食品加工时,用 pH 计监测乳制品、肉类、果蔬等食品的酸碱度,可防止微生物污染和食品腐败,延长保质期;饮料生产中,通过 pH 计调节饮料酸碱度,改善口感并维持稳定性。环保领域,pH 值是环境监测和污水处理的关键指标。pH 计用于监测地表水、地下水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酸碱度,评估水体污染程度和处理效果;在污水处理过程中,控制中和反应和生物处理过程的 pH 值,提升处理效率。农业方面,土壤酸碱度对农作物生长影响重大,pH 计可测量土壤 pH 值,帮助农民了解土壤状况,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和施肥方案;在农业灌溉水中,也可用 pH 计监测和调节酸碱度,避免伤害农作物。科研领域,化学、生物学、医学等实验经常用到 pH 计。生物化学实验中,测量蛋白质、酶、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酸碱性质;细胞培养过程中,监测和调节培养基的 pH 值,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和代谢。
然而,在使用 pH 计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。其一,电极的维护十分关键。日常不用时,应将复合电极充分浸泡在 3M 氯化钾溶液中,切不可用洗涤液或其他吸水性试剂浸洗。使用前要检查玻璃电极前端的球泡,确保其透明无裂纹,球泡内充满溶液且无气泡。测量高浓度溶液后,需及时仔细清洗电极,防止被测液残留污染电极。清洗后,不要用滤纸擦拭玻璃膜,应用滤纸吸干,避免损坏薄膜和交叉污染,影响测量精度。测量过程中,要保证电极的银 — 氯化银内参比电极浸入球泡内氯化物缓冲溶液,避免电计显示数字乱跳,还可轻轻甩动电极。同时,电极不能用于强酸、强碱或其他腐蚀性溶液,也严禁在脱水性介质(如无水乙醇、重铬酸钾等)中使用。其二,标准缓冲液的配制和保存也不容忽视。pH 标准物质应存放在干燥处,防止潮解,一旦潮解便不可再用。配制标准溶液要用二次蒸馏水或去离子水,若用于 0.1 级 pH 计测量,普通蒸馏水也可。配制时宜用小烧杯稀释,减少溶液沾壁。存放标准物质的容器要清洗干净,并用蒸馏水多次冲洗后倒入配制溶液中,保证溶液准确。配制好的标准缓冲溶液一般可保存 2 - 3 个月,若出现浑浊、发霉或沉淀等现象,则不能继续使用。碱性标准溶液应装在聚乙烯瓶中密闭保存,防止二氧化碳进入形成碳酸,降低 pH 值。其三,校准是确保 pH 计测量准确的重要步骤。尽管 pH 计类型多样,但校准多采用两点校准法,即选择 pH7 标准缓冲液,再根据待测溶液酸碱性选择 pH9 标准缓冲液(碱性溶液时)或 pH4 标准缓冲液(酸性溶液时)。手动调节的 pH 计,需在两种标准缓冲液间反复操作,直至零点和定位(斜率)旋钮无需再调,pH 计能准确显示两种标准缓冲液 pH 值,校准才算完成,此后测量过程中这两个旋钮不可再动。智能式 pH 计内部存储有几种标准缓冲液的 pH 值,可自动识别并校准,但要注意标准缓冲液选择和配制的准确性。另外,校准前要留意待测溶液温度,调节电计面板上的温度补偿旋钮,使其与溶液温度一致,因为不同温度下标准缓冲溶液的 pH 值不同。通常,对使用频繁的 pH 计,48 小时内一般无需再次定标,但如果出现溶液温度与定标温度差异大、电极在空气中暴露半小时以上、定位或斜率调节器被误动、测量过酸(pH <2)或过碱(pH> 12)溶液、更换过电极,以及所测溶液 pH 值不在两点定标所选溶液中间且距 7pH 较远等情况,就需要重新标定。
随着科技不断进步,pH 计的技术也在持续创新发展。一方面,研发人员致力于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。通过改进电极的设计与制造工艺,采用更先进的材料和技术,提升电极对氢离子的敏感度和抗干扰能力,从而降低测量误差。例如,一些新型 pH 计采用了特殊的玻璃膜材料,能更精准地感知氢离子浓度变化,减少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。另一方面,为满足不同领域对智能化、自动化的需求,越来越多的 pH 计具备了数据存储、远程通信、自动控制等功能。借助物联网技术,pH 计可将测量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,用户通过手机、电脑等终端设备就能随时随地查看数据,并对 pH 计进行远程操作与管理。部分 pH 计还能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连,依据测量的 pH 值变化自动控制相关设备运行,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,提高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。比如在现代化的化工生产线上,pH 计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协同工作,当反应溶液 pH 值偏离设定范围时,系统自动调整加药装置,添加酸碱试剂,使 pH 值恢复正常,保障生产过程稳定运行。此外,随着微机电系统(MEMS)技术的兴起,pH 计正朝着小型化、集成化方向发展。一些微型 pH 计体积小巧,可集成到小型设备或芯片中,实现对微小体积溶液或局部区域酸碱度的实时监测,为生物医学、微电子制造等领域的研究与生产提供了更便捷、高效的测量手段。在生物医学领域,微型 pH 计可用于监测细胞内酸碱度变化,为研究细胞生理活动提供重要数据;在微电子制造中,可用于监测光刻胶等溶液的酸碱度,确保生产工艺的准确性。
pH 计凭借其独特的工作原理、丰富的类型、显著的优势以及广泛的应用,在溶液酸碱度测量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。尽管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,但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,这些问题正逐步得到有效解决。展望未来,pH 计将紧跟科技发展步伐,持续提升自身性能与功能,为各行业的科研、生产与生活提供更为精准、可靠、便捷的溶液酸碱度测量服务,有力推动相关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与创新。